总数:9 | 当前第1/1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大学教学录像_北京交大E.Boschitz教授
德国Karsruhe大学的退休教授E.Boschitz!外籍教师E.Boschitz教授: 在2002-2004年曾在我校担任大学物理课的教学工作。他有十年在美国作博士后和工作的经历,并在德国Karsruhe大学从事过三十余年教学和科研工作。他学识渊博,专业语言精通,口语水平高。退休后曾在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的物理系任教。现在担任我们双语教学的顾问。并将在2008年再次担任我校英语《大学物理》教学。 我校的双语《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一直受到E.Boschitz教授的指导。他在我校执教期间,引入欧美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中国学生的特点,发展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其特点在于:1. 非常注重和学生在课堂的直接交流及课下的广泛接触,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英语表述能力, 并及时了解学生情况,调整教学方法。2. 注重和中国助教及同事的沟通,听取他们的经验,同时也乐于向他们提供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积极推荐国外的好教材及参考书。3.以培养学习能力为目标,采用与中国常规教学不同的方式授课,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涉及广泛。4. 注重发现优秀学生,给与鼓励和特别辅导,甚至资助学生短期出国了解国外学生的学习情况。 5. 在考核中侧重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扩展和应用能力。6. 配合课堂教学, 辅以物理学前沿讲座。这些为我校的《大学物理》双语教学起到了好的借鉴和推动作用。
  1. 2009/12/5
  2. 人气(5073)
  3. 星级(10)
  4. 评论(0)
大学物理(8)_候晓远主讲
第一宇宙速度(V1) 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必须具备的速度,也叫环绕速度。按照力学理论可以计算出V1=7.9公里/秒。航天器在距离地面表面数百公里以上的高空运行,地面对航天器引力比在地面时要小,故其速度也略小于V1。 第二宇宙速度(V2) 当航天器超过第一宇宙速度V1达到一定值时,它就会脱离地球的引力场而成为围绕太阳运行的人造行星,这个速度就叫做第二宇宙速度,亦称逃逸速度。按照力学理论可以计算出第二宇宙速度V2=11.2公里/秒。由于月球还未超出地球引力的范围,故从地面发射探月航天器,其初始速度不小于10.848公里/秒即可。 第三宇宙速度(V3) 从地球表面发射航天器,飞出太阳系,到浩瀚的银河系中漫游所需要的最小速度,就叫做第三宇宙速度。按照力学理论可以计算出第三宇宙速度V3=16.7公里/秒。需要注意的是,这是选择航天器入轨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方向一致时计算出的V3值;如果方向不一致,所需速度就要大于16.7公里/秒了。可以说,航天器的速度是挣脱地球乃至太阳引力的惟一要素,目前只有火箭才能突破宇宙速度!
  1. 2009/10/31
  2. 人气(5816)
  3. 星级(10)
  4. 评论(0)
大学物理(7)_候晓远主讲
接上一讲。开普勒定律是开普勒发现的关于行星运动的定律。 开普勒在1609年发表了关于行星运动的两条定律: 开普勒第一定律(椭圆定律):每一行星沿一个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而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中。 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从太阳到行星所联接的直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同等的面积。 用公式表示为:SAB=SCD=SEK 1609年,这两条定律发表在他出版的《新天文学》上。 1618年,开普勒又发现了第三条定律: 开普勒第三定律(调和定律):行星绕日一圈时间的平方和行星各自离日的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 用公式表示为:a3/T2=K a=行星公转轨道半长轴 T=行星公转周期 K=常数 1619年,他出版了《宇宙的和谐》一书,介绍了第三定律,他写道: 认识到这一真理,这是超出我的最美好的期望的。大局已定,这本书是写出来了,可能当代有人阅读,也可能是供后人阅读的。它很可能要等一个世纪才有信奉者一样,这一点我不管了。 开普勒发现的行星运动定律改变了整个天文学,彻底摧毁了托勒密复杂的宇宙体系,完善并简化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开普勒定律为伊萨克·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基础。
  1. 2009/10/30
  2. 人气(4812)
  3. 星级(10)
  4. 评论(0)
大学物理(6)_候晓远主讲
接上一讲。开普勒定律是开普勒发现的关于行星运动的定律。 开普勒在1609年发表了关于行星运动的两条定律: 开普勒第一定律(椭圆定律):每一行星沿一个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而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中。 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从太阳到行星所联接的直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同等的面积。 用公式表示为:SAB=SCD=SEK 1609年,这两条定律发表在他出版的《新天文学》上。 1618年,开普勒又发现了第三条定律: 开普勒第三定律(调和定律):行星绕日一圈时间的平方和行星各自离日的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 用公式表示为:a3/T2=K a=行星公转轨道半长轴 T=行星公转周期 K=常数 1619年,他出版了《宇宙的和谐》一书,介绍了第三定律,他写道: 认识到这一真理,这是超出我的最美好的期望的。大局已定,这本书是写出来了,可能当代有人阅读,也可能是供后人阅读的。它很可能要等一个世纪才有信奉者一样,这一点我不管了。 开普勒发现的行星运动定律改变了整个天文学,彻底摧毁了托勒密复杂的宇宙体系,完善并简化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开普勒定律为伊萨克·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基础。
  1. 2009/10/27
  2. 人气(4632)
  3. 星级(10)
  4. 评论(0)
大学物理(5)_候晓远主讲
接上一讲。开普勒定律是开普勒发现的关于行星运动的定律。 开普勒在1609年发表了关于行星运动的两条定律: 开普勒第一定律(椭圆定律):每一行星沿一个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而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中。 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从太阳到行星所联接的直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同等的面积。 用公式表示为:SAB=SCD=SEK 1609年,这两条定律发表在他出版的《新天文学》上。 1618年,开普勒又发现了第三条定律: 开普勒第三定律(调和定律):行星绕日一圈时间的平方和行星各自离日的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 用公式表示为:a3/T2=K a=行星公转轨道半长轴 T=行星公转周期 K=常数 1619年,他出版了《宇宙的和谐》一书,介绍了第三定律,他写道: 认识到这一真理,这是超出我的最美好的期望的。大局已定,这本书是写出来了,可能当代有人阅读,也可能是供后人阅读的。它很可能要等一个世纪才有信奉者一样,这一点我不管了。 开普勒发现的行星运动定律改变了整个天文学,彻底摧毁了托勒密复杂的宇宙体系,完善并简化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开普勒定律为伊萨克·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基础。
  1. 2009/10/21
  2. 人气(5042)
  3. 星级(10)
  4. 评论(0)
大学物理(4)_候晓远主讲
开普勒定律是开普勒发现的关于行星运动的定律。 开普勒在1609年发表了关于行星运动的两条定律: 开普勒第一定律(椭圆定律):每一行星沿一个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而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中。 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从太阳到行星所联接的直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同等的面积。 用公式表示为:SAB=SCD=SEK 1609年,这两条定律发表在他出版的《新天文学》上。 1618年,开普勒又发现了第三条定律: 开普勒第三定律(调和定律):行星绕日一圈时间的平方和行星各自离日的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 用公式表示为:a3/T2=K a=行星公转轨道半长轴 T=行星公转周期 K=常数 1619年,他出版了《宇宙的和谐》一书,介绍了第三定律,他写道: 认识到这一真理,这是超出我的最美好的期望的。大局已定,这本书是写出来了,可能当代有人阅读,也可能是供后人阅读的。它很可能要等一个世纪才有信奉者一样,这一点我不管了。 开普勒发现的行星运动定律改变了整个天文学,彻底摧毁了托勒密复杂的宇宙体系,完善并简化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开普勒定律为伊萨克·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基础。
  1. 2009/10/20
  2. 人气(5818)
  3. 星级(10)
  4. 评论(0)
大学物理(3)_候晓远主讲
牛顿三大定律!牛顿三大定律是力学中重要的定律,它是研究经典力学的基础。 1.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直到受到其它物体的作用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说明:物体都有维持静止和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趋势,因此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由它的运动速度决定的,没有外力,它的运动状态是不会改变的。物体的这种性质称为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第一定律也阐明了力的概念。明确了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指出了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因为加速度是描写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所以力是和加速度相联系的,而不是和速度相联系的。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这点,往往容易产生错觉。 注意:牛顿第一定律并不是在所有的参照系里都成立,实际上它只在惯性参照系里才成立。因此常常把牛顿第一定律是否成立,作为一个参照系是否惯性参照系的判据。 2.牛顿第二定律 内容:物体在受到合外力的作用会产生加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大小正比于合外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惯性质量成反比。 第二定律定量描述了力作用的效果,定量地量度了物体的惯性大小。它是矢量式,并且是瞬时关系。 要强调的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会产生加速度,可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或速度发生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是和物体本身的运动状态有关的。 真空中,由于没有空气阻力,各种物体因为只受到重力,则无论它们的质量如何,都具有的相同的加速度。因此在作自由落体时,在相同的时间间隔中,它们的速度改变是相同的。 3.牛顿第三定律 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说明:要改变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有其它物体和它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力体现的。并且指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作用必有反作用力。它们是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另需要注意: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没有主次、先后之分。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2)这一对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可能抵消。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必须是同一性质的力。 (4)与参照系无关。
  1. 2009/10/19
  2. 人气(7981)
  3. 星级(10)
  4. 评论(0)
大学物理(2)_候晓远主讲
与中学物理相比,大学物理将引领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物理学领域,进一步掌握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及近代物理等物理基础知识,为以后更深入学习相应的专业课程或从事相关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的重点在于引领学生由高中物理学过渡到大学物理及更深入的近代物理学领域。主要的难点是学生的数学基础跟不上大学物理学的教学步骤,所以要用5-6个学时来进行必需的数学知识的教学。另一个难点是很多同学不能很快适应大学物理的学习,这要求教师做好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的衔接,并从浅显的概念出发将他们逐渐引领至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大学物理及更高的境界。
  1. 2009/10/18
  2. 人气(8993)
  3. 星级(10)
  4. 评论(0)
大学物理(1)_候晓远主讲
与中学物理相比,大学物理将引领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物理学领域,进一步掌握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及近代物理等物理基础知识,为以后更深入学习相应的专业课程或从事相关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的重点在于引领学生由高中物理学过渡到大学物理及更深入的近代物理学领域。主要的难点是学生的数学基础跟不上大学物理学的教学步骤,所以要用5-6个学时来进行必需的数学知识的教学。另一个难点是很多同学不能很快适应大学物理的学习,这要求教师做好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的衔接,并从浅显的概念出发将他们逐渐引领至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大学物理及更高的境界。
  1. 2009/10/15
  2. 人气(11816)
  3. 星级(10)
  4. 评论(0)
总数:9 | 当前第1/1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