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数:4 | 当前第1/1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劳动者之歌】工人发明家——代旭升
今天的《劳动者之歌》为您介绍胜利油田采油技能大师代旭升。   这是代旭升刚刚研制成功的“自燃式燃煤加热炉”,它既解决了油井冬季加温的难题,又降低了能耗。   胜利油田采油技能大师 代旭升:这种“加热炉”仅仅是试验中的11台,初步测算就直接创效130万元。   为解决抽油机平衡缸漏油撒气的难题,代旭升白天在井上观察,晚上回家查阅资料,认真研究平衡系统和储油包的结构原理,方案做了几十个,图纸画了上百张,经过反复试验,“气压式加油包”终于装到了井上,工友们从此不用再爬到4米高的储油包上加油。   在油田企业,机械采油的油井套管气压力低,很难进入集油干线。代旭升认为,跑掉的套管气正是节能的增效点。经过几个月的钻研,他研制出了“移动式套管气回收装置”,彻底解决了套管气外排造成的浪费。   几十年来,代旭升先后完成技术创新80多项,其中13项获国家实用专利,累计创效益1亿多元。 (转自CCTV 2008.4.28)
  1. 2008/4/29
  2. 人气(8120)
  3. 星级(10)
  4. 评论(0)
【劳动者之歌】冯鸿昌:勤奋钻研的港口技术状元
今天的《劳动者之歌》为您介绍厦门港务集团海天码头“技术状元”冯鸿昌。   记者在厦门海天码头见到冯鸿昌时,他正被工友叫来抢修八号桥吊。这台进口桥吊的吊具电源坏了,而仓库里已经没有原装配件。冯鸿昌找来了自己改造过的国产电源,经过调试,桥吊的吊具恢复了正常。看着驾轻就熟的他,你也许想不到,刚来时,只学过汽车维修的冯鸿昌对码头设备的维修还是个门外汉。   冯鸿昌的师傅 周梁成:小冯那个时候他晚上要去上夜校,白天边跟着我实地操作,有空就自己琢磨,当时就叫他是“拼命三郎”。   这4台从日本引进的二手龙门吊,由于电控系统老化不能使用,冯鸿昌和工友一道反复研究,让龙门吊“起死回生”,节约了2000多万的设备投入费。11年来,冯鸿昌经手保养、维护了总价值超过12亿元的71台进口码头设备,翻译了大量英文技术资料。   厦门港务集团海天集装箱有限公司维修工 冯鸿昌 :我相信只要我们勤学习肯钻研,就没有我们攻不成的难关。 (转自CCTV 2008.4.16)
  1. 2008/4/16
  2. 人气(6632)
  3. 星级(10)
  4. 评论(1)
【劳动者之歌】新时代优秀的智能型工人王军
从一名普通的岗位辅助工,逐渐成长为新时代优秀的智能型工人,今天的《劳动者之歌》为您介绍上海宝钢分公司热轧厂首席机械设备点检员王军。   1987年,王军成为宝钢2050热轧精整线剪刃装配班的一名普通工人。在别人看来,这个岗位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可王军总能找出创新点,他的第一项创新成果就使原来更换一个剪刃要两个人花上一个半小时,缩短到了一个人只用半个小时。   2001年,王军转岗到精整机械设备作业区做设备点检员,他很快适应了新岗位。一次,一套改造项目在离正式投产前两天,突然出现零件与零件之间无法定位的难题,王军依靠平时的积累,很快提出了解决方案,确保了项目的按时投产。   20年来,王军先后获得58项专利,被评为全国十大青年岗位能手。转自(CCTV 2008.4.14)
  1. 2008/4/15
  2. 人气(6404)
  3. 星级(10)
  4. 评论(0)
【劳动者之歌】格拉输油管线的守卫者!
记中国工控网用户俱乐部会员付超.CCTV.com消息(新闻联播):一名普通士兵,在千里格拉输油管线上,先后排查上百起故障和技术隐患,完成近20项管线设备技术升级。今天的《劳动者之歌》为您介绍总后输油管线管理团仪表班班长付超。
  1. 2007/4/20
  2. 人气(9578)
  3. 星级(10)
  4. 评论(3)
总数:4 | 当前第1/1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