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数:8631 | 当前第803/864 首页 上一页 ... 798 799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 下一页 尾页
康耐视视觉传感器在生产流水线上的应用
康耐视觉系统可应用于整个制造过程中,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浪费,并提升品牌形象: 消除缺陷 使用康耐视觉系统,可对产品进行 100% 检验,确保发出的产品无丝毫缺陷。 校验组件 使用康耐视觉系统,在成千上万零件报废之前,通过轻松检查生产工序错误而显著降低浪费。 自动生产 使用康耐视觉系统,生产设备便能够自动定位和识别部件,从而使生产线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 跟踪和识别工件 通过读取一维和二维识别码,视觉跟踪系统可用来自动跟踪零件和产品。使用视觉的跟踪系统使得生产更具个性化,并有助于校验担保并降低产品召回事件的风险。 机器视觉的创新使用正在各个行业中层出不穷。
  1. 2009/9/1
  2. 人气(5967)
  3. 星级(10)
  4. 评论(0)
Checker来自康耐视的简单而强大的视觉传感器
Checker视觉传感器是一款备受好评的全功能视觉传感器,带有内置照明,并适合不同的工作距离,能够每分钟检查 6,000 多个零件,体积小巧可适应狭窄的空间。 通过发现实际的零件特征而检测零件。可提供非常可靠的零件检测,这是光电传感器所不能实现的。 可检验其他传感器无法检验的特征。Checker 可实际理解您的零件外观。 一个 Checker 可同时检查多个零件特征。 可处理变化的零件位置。生产线上的零件通常位置多变,而 Checker 无需精确的零件处理即可全部追踪。
  1. 2009/9/1
  2. 人气(4342)
  3. 星级(6)
  4. 评论(1)
康耐视帮您选择合适您的DATAMAN读码器
康耐视受好评的高性能图像 ID 读码器系列能够可靠地读取直接刻印在金属、玻璃、陶瓷和塑料部件上的一维和二维代码,其应用范围从最简单到最困难无所不包。 无人能及的读取速度 设置和操作简单 IDMax® 软件可应付棘手的 DPM 代码 更多产品请访问
  1. 2009/9/1
  2. 人气(4334)
  3. 星级(10)
  4. 评论(0)
控制系统简介-吉大自动控制原理34讲(1)
第一章 控制系统简介 1 自动控制基本原理 2 自动控制系统分类 3 对自动控制系统的要求 4 自动控制系统发展简史!查看本课程目录...
  1. 2009/8/26
  2. 人气(24697)
  3. 星级(10)
  4. 评论(43)
颂奖典礼-----三菱电机自动化杯第三届大学生自动化科技创新及技能大赛
2009年8月18日~21日在东北大学,第三届三菱电机自动化杯大学生自动化科技创新及技能大赛举行。大赛由三菱电机自动化(上海)有限公司、中国自动化学会及中国各知名高校共同发起,每年开展一次面向高校在校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高职生)的科技竞赛活动,旨在促进校际交流及校企合作,继而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都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前两届的大赛中,累积共有来自14多所学校的300多名学生获得了奖项。如今,部分学生已经步入工作岗位,成为自动化行业的新生力量。查看文字报道
  1. 2009/8/22
  2. 人气(6855)
  3. 星级(10)
  4. 评论(0)
网络管理与安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第十讲)
[课前思考]   1. 如果对计算机网络不采取任何管理措施将会怎样?   2. 如果让你来管理一个局域网,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3. 你认为给别人发电子邮件安全吗?   4. 数字签名与实际的签名是一回事吗?   5. 防火墙是用来防火的吗?  [学习目标]   理解网络管理的概念,初步掌握SNMP协议的基本内容,包括管理信息库MIB、协议数据单元和管理信息结构。了解RMON的概念。掌握数据加密模型,了解DES和RSA,了解鉴别和数字签名的概念。理解防火墙的概念和体系结构。  [学习指南]   认真学习本章内容。关于加密部分可参考专著加深了解。阅读有关期刊、杂志中关于网络安全和防火墙等方面的文章以加深认识和掌握较新动态。  [难重点]   本章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有:网络管理的内容,SNMP的基本概念和其体系机构与功能、数据加密模型、常规密钥密码体制、公开密钥密码体制、鉴别与数字签名、防火墙等。 查看文字讲义
  1. 2009/8/22
  2. 人气(4716)
  3. 星级(10)
  4. 评论(0)
广域网与接入网技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第九讲)
[课前思考]   1. 如何实现跨越洲际的网络互联?   2. 现有的电话线路能满足人们对连网的需要吗?   3. 接入网是指网络的哪一部分?  [学习目标]   掌握广域网与接入网的结构和基本技术特点。了解应用于广域网和接入网的主要通信和网络技术,通过这些技术,深入理解和体会前面讲述的网络体系结构。此外,对一些最新通信和网络技术有初步认识。  [学习指南]   回顾以前学习的知识,认真阅读本章内容,对感兴趣的技术知识可参阅有关专著。参考邮电专业相关文章和专著以加强理解。  [难重点]   本章内容主要是扩展知识面,了解当前主流和比较新的广域网和接入网技术。本章中需要特别注意和重点掌握的内容主要有:广域网使用的技术与体系结构的关系、ATM网络的分层结构和信元交换、ISDN和帧中继技术的概念、SONET/SDH和DWDM技术的特点、常用的几种接入网络技术,ADSL、HFC 和无线接入,并清楚各自适用的场合查看文字讲义
  1. 2009/8/21
  2. 人气(5791)
  3. 星级(10)
  4. 评论(0)
局域网-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第八讲)
[课前思考]   1. 局域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 IEEE802参考模型的特点?   3.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主要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各自的适用场合?   4. 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主要有哪些?各自的工作机制是怎样的?   5. 以太网的MAC层和物理层的基本特点?以太网和802.3局域网的差别?     10BASET技术的特点?   6. Novell Netware的结构和特点?   7. 令牌环局域网的MAC层和物理层特点?   8. FDDI的体系结构特点。   9. 交换式局域网的特点。   10. 100M快速以太网的特点。   11. 1G高速以太网的特点。   12. 局域网互联的概念   13. 局域网互联设备有哪些?各自在哪个层次?  [学习目标]   掌握局域网的基本特点和原理,IEEE802局域网体系结构以及几种具体的局域网技术,同时对高速局域网的原理技术作一些了解。  [学习指南]   对照OSI七层模型,比较局域网与OSI七层模型相关层的异同,分析局域网协议中各层各自的功能,及相互的关系。结合具体各层协议,真正掌握局域网的原理。  [难重点]   1. 局域网的逻辑链路控制协议   2. 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3. IEEE802.3局域网和以太网技术   4. IEEE802.5令牌环网技术   5. FDDI、快速以太网、高速以太网技术查看文字讲义
  1. 2009/8/21
  2. 人气(6107)
  3. 星级(10)
  4. 评论(0)
TCP/IP和Internet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第七讲)
[课前思考]   1. 如何使数据跨越不同种类的网络?   2. 用光纤将两个局域网连接起来,在协议上要完成哪些工作?   3. 如何保证数据可靠地从发送方到达目的方?   4. 电子邮件是怎么工作的?   5. Internet是什么?   6. Internet如何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联结在一起?   7. 我们平时上网时使用了Internet提供的哪些服务?   8. 电子邮件与现实生活中的邮局有何异同?   9. 跨国企业如何使用网络为企业服务?  [学习目标]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应当了解Internet的历史和概况等基本知识,理解和掌握TCP/IP协议族及相关知识,包括IP协议中的IP包结构、IP编址、IP数据转发、IP封装、分段和重组、ICMP协议及其部分应用、UDP与TCP的实现技术等,此外,还应当对基于TCP/IP的Internet上常用的服务、应用和Intranet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学习指南]   在学习本章知识的过程中,要在回顾以前学习的知识基础上,认真阅读本章内容,对部分关键技术和难点知识需要适当参考相关专著帮助理解。认真完成课后作业,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难重点]   IP编址、IP数据的分段和重组、TCP的拥塞控制等。  [知识点]   Internet的概念、Internet提供的服务、TCP/IP模型、IP数据报结构、IP编址、IP数据报的转发、IP数据的封装、IP数据包的分段与重组、差错报告机制ICMP和ICMP的应用、端口的概念、UDP、TCP端对到端服务、TCP包丢失与重发、TCP自适应重发、TCP窗口、TCP三次握手、TCP拥塞控制、TCP报文格式、电子邮件E-mail与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远程登录Telnet、WWW和Intranet查看文字讲义
  1. 2009/8/21
  2. 人气(7099)
  3. 星级(10)
  4. 评论(0)
技能组技能大赛-----三菱电机自动化杯第三届大学生自动化科技创新及技能大赛
2009年8月18日~21日在东北大学,第三届三菱电机自动化杯大学生自动化科技创新及技能大赛举行。大赛由三菱电机自动化(上海)有限公司、中国自动化学会及中国各知名高校共同发起,每年开展一次面向高校在校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高职生)的科技竞赛活动,旨在促进校际交流及校企合作,继而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都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前两届的大赛中,累积共有来自14多所学校的300多名学生获得了奖项。如今,部分学生已经步入工作岗位,成为自动化行业的新生力量。查看文字报道
  1. 2009/8/21
  2. 人气(6849)
  3. 星级(10)
  4. 评论(2)
总数:8631 | 当前第803/864 首页 上一页 ... 798 799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