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登录
总数:323 | 当前第29/33 首页 上一页 ...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 尾页
EtherCAT 功能原理示意Functional Principle
EtherCAT技术突破了其他以太网解决方案的系统限制:通过该项技术,无需接收以太网数据包,将其解码,之后再将过程数据复制到各个设备。EtherCAT从站设备在报文经过其节点时处理以太网帧:嵌入在每个从站中的FMMU(现场总线存储管理单元)在帧经过该节点时读取相应的编址数据,并同时将报文传输到下一个设备。同样,输入数据也是在报文经过时插入至报文中。整个过程中,报文只有几纳秒的时间延迟。 主站方面也非常经济,商用的标准网卡(NIC)或任何主板集成的以太网控制器可以用作硬件接口。这些接口的共性就是数据通过DMA(直接内存读取)传输至PC,即网络读取时无需占用CPU资源。 协议 EtherCAT协议在以太网帧内采用官方指定的以太类型。采用这种以太类型即可允许在以太网帧内直接传输控制数据,而无需重新定义标准以太网帧。该以太网帧可由多种子报文组成,每个子报文服务于逻辑过程映像区的特定内存区,该区域最大可达4GB。数据序列是独立于物理顺序的,所以以太网端子模块的编址可以随意排序。从站之间的广播,多播和通讯也可得以实现。 当EtherCAT组件与主站控制器运行在同一个子网,或者在控制软件直接读取以太网控制器时,可以使用以太网帧直接传输数据。 然而,EtherCAT不仅限于单个子网的应用。EtherCAT UDP将EtherCAT协议封装为UDP/IP数据报文,这就意味着,任何以太网协议堆栈的控制均可编址到EtherCAT系统之中,甚至通讯还可以通过路由器跨接到其它子网中。
  1. 2010/5/28
  2. 人气(7173)
  3. 星级(10)
  4. 评论(0)
[第7讲]从传统监控到SCADA应用、通讯及诊断技术的发展
1、Wonderware的通讯及诊断技术的发展过程 2、Wonderware的通讯组件 ﹡IO Server ﹡DAServer/DIObject 3、面向对象的调试工具 ﹡Object Viewer
  1. 2010/5/11
  2. 人气(6803)
  3. 星级(10)
  4. 评论(0)
PLC梯形图编程规则(上)
PLC梯形图编程规则!PLC 初学者梯形图编程原则初学 PLC 梯形图编程,应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并养成良好的习惯.下面以三菱 FX 系列 PL C 为例,简单介绍一下 PLC 梯形图编程时需要遵循的规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有一点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虽以三菱 PLC 为例,但这些规则在其它 PLC 编程时也可同样遵守. 一,梯形阶梯都是始于左母线,终于右母线(通常可以省掉不画,仅画左母线).每 行的左边是接点组合, 表示驱动逻辑线圈的条件, 而表示结果的逻辑线圈只能接在右边的母 线上.接点不能出现在线圈右边.如下图(a)应改为(b): 二,接点应画在水平线上,不应画在垂直线上,如下图(a)中的接点 X005 与其它接 点间的关系不能识别.对此类桥式电路,应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单向性原则,单独画出 所有的去路.如图(b)所示: 三,并联块串联时,应将接点多的去路放在梯形图左方(左重右轻原则);串联块并 联时,应将接点多的并联去路放在梯形图的上方(上重下轻的原则).这样做,程序简洁, 从而减少指令的扫描时间,这对于一些大型的程序尤为重要.如下图所示: 四,不宜使用双线圈输出.若在同一梯形图中,同一组件的线圈使用两次或两次以上, 则称为双线圈输出或线圈的重复利用. 双线圈输出一般梯形图初学者容易犯的毛病之一. 在 双线圈输出时,只有最后一次的线圈
  1. 2010/4/14
  2. 人气(17707)
  3. 星级(6)
  4. 评论(6)
PLC梯形图编程规则(下)
PLC 初学者梯形图编程原则初学 PLC 梯形图编程,应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并养成良好的习惯.下面以三菱 FX 系列 PL C 为例,简单介绍一下 PLC 梯形图编程时需要遵循的规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有一点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虽以三菱 PLC 为例,但这些规则在其它 PLC 编程时也可同样遵守. 一,梯形阶梯都是始于左母线,终于右母线(通常可以省掉不画,仅画左母线).每 行的左边是接点组合, 表示驱动逻辑线圈的条件, 而表示结果的逻辑线圈只能接在右边的母 线上.接点不能出现在线圈右边.如下图(a)应改为(b): 二,接点应画在水平线上,不应画在垂直线上,如下图(a)中的接点 X005 与其它接 点间的关系不能识别.对此类桥式电路,应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单向性原则,单独画出 所有的去路.如图(b)所示: 三,并联块串联时,应将接点多的去路放在梯形图左方(左重右轻原则);串联块并 联时,应将接点多的并联去路放在梯形图的上方(上重下轻的原则).这样做,程序简洁, 从而减少指令的扫描时间,这对于一些大型的程序尤为重要.如下图所示: 四,不宜使用双线圈输出.若在同一梯形图中,同一组件的线圈使用两次或两次以上, 则称为双线圈输出或线圈的重复利用. 双线圈输出一般梯形图初学者容易犯的毛病之一. 在 双线圈输出时,只有最后一次的线圈
  1. 2010/4/14
  2. 人气(22510)
  3. 星级(10)
  4. 评论(4)
Festo 仿生技术介绍
Festo(费斯托) AG Co. KG 是世界上著名的气动元件、组件和系统的生产厂商,气动自动化领域的领导者。近几年来,Festo在仿生技术领域的成就也越来越多的被世人所关注。Festo仿生教学网络是Festo AG Co. KG、Festo Didactic GmbH Co. KG与大学以及研究所合作开展的一个仿生技术项目。 无论在地球或太空、深海或高空,Festo“仿生教学网络”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把自然作为模型。基于对运行程序的优化,它的运动更灵活自由。这一切离不开千年的进化演变过程和最前沿的科技。从2006年汉诺威展览会上开始,Festo公司不断展示了其在仿生科技领域的先进技术,为世人呈现出一个又一个惊人的仿生技术带来的各种不同的应用创新。在过去几年中,Festo仿生教学网络先后推出了Airacuda, b-IONIC Airfish, Hovercraft Vector, Humanoid, Robotino, Aqua_ray, Air_ray, Airic s_arm, Sky_liner, Airmotion_ride, Bionic material sorting gate, The Sound Machines, Fluidic muscle, AirArm, AquaJelly, AirJelly, YoYo, AquaPenguin, AirPenguin, BionicTripod with FinGripper, iFab, Molecubes, InteractiveWall 等作品或产品。其中Airacuda, Airpenguin, BionicTripod with FinGripper, AquaJelly等作品把仿生技术表现的淋漓尽致。
  1. 2009/12/11
  2. 人气(8181)
  3. 星级(10)
  4. 评论(1)
Festo 鲜为人知的仿生技术和Bionic Learning Network
Festo(费斯托) AG Co. KG 是世界上著名的气动元件、组件和系统的生产厂商,气动自动化领域的领导者。近几年来,Festo在仿生技术领域的成就也越来越多的被世人所关注。Festo仿生教学网络是Festo AG Co. KG、Festo Didactic GmbH Co. KG与大学以及研究所合作开展的一个仿生技术项目。 无论在地球或太空、深海或高空,Festo“仿生教学网络”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把自然作为模型。基于对运行程序的优化,它的运动更灵活自由。这一切离不开千年的进化演变过程和最前沿的科技。从2006年汉诺威展览会上开始,Festo公司不断展示了其在仿生科技领域的先进技术,为世人呈现出一个又一个惊人的仿生技术带来的各种不同的应用创新。在过去几年中,Festo仿生教学网络先后推出了Airacuda, b-IONIC Airfish, Hovercraft Vector, Humanoid, Robotino, Aqua_ray, Air_ray, Airic s_arm, Sky_liner, Airmotion_ride, Bionic material sorting gate, The Sound Machines, Fluidic muscle, AirArm, AquaJelly, AirJelly, YoYo, AquaPenguin, AirPenguin, BionicTripod with FinGripper, iFab, Molecubes, InteractiveWall 等作品或产品。其中Airacuda, Airpenguin, BionicTripod with FinGripper, AquaJelly等作品把仿生技术表现的淋漓尽致。
  1. 2009/12/10
  2. 人气(7580)
  3. 星级(10)
  4. 评论(0)
西门子与CAMOTION合作在机械行业的应用
CAMotion按照自己的见解采用了唯一可用的符合高要求的解决方案:西门子故障安全控制系统组合,它通过PROFIBUS将Profisafe现场总线连接在使用的安全组件上。在使用时需要:SIMATICCPU315F-2PN/DP(接地),以及带有安全模块的故障安全外围设备SIMATICET200S(在可移动吊车上)。无线通讯的基础是工业无线局域网接入点SCALANCEW788,以及以太网交换机SCALANCEX208。
  1. 2009/11/29
  2. 人气(5204)
  3. 星级(10)
  4. 评论(0)
Moxa Turbo Ring-全球最快冗余环网技术(英文解说)
EDS-828 千兆模块化网管型以太网交换机及在电力和交通领域专用的PT系列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并详尽的解析了MOXA工业以太网系列产品在电力、交通、工厂自动化行业的发展、应用及整体解决方案,充分体现出产品的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品质保证。报告中还展示出全新Turbo Ring建置的冗余以太网络,当网络组件或线路发生错误或中断时,能在250台交换机运作下,于20 ms内恢复系统正常运作的现场测试图片,有力的证实了新一代Moxa Turbo Ring为目前世界上最快速的以太网络冗余环网规格。
  1. 2009/11/28
  2. 人气(9322)
  3. 星级(10)
  4. 评论(0)
Beckhoff:CP-Link 3 基于以太网的多显示器连接技术
CP-Link 3 是 Beckhoff 最新推出的一款操作和可视化解决方案,用于将最多 255 个以太网面板和面板型 PC 与一台工业 PC 相连。CP-Link 3 是 Beckhoff 最新推出的一款操作和可视化解决方案,用于将最多 255 个以太网面板和面板型 PC 与一台工业 PC 相连。CP-Link 3 是一个纯软件解决方案,完全基于标准硬件(以太网)和基于 IP 的图像传输协议。联网能够通过拖链适用的、经济的标准以太网电缆(CAT 5)实现。   借助 CP-Link 方案,Beckhoff 还能使用早在 1998 年就开始应用的远程操作元件;也即控制和显示元件构成一个独立的单元,与控制级分离。PC 安装在控制柜中。灵活的控制面板定位为用户提供了广阔的选择余地。现有的 CP-Link 1 和 CP-Link 2 解决方案基于某些特殊的硬件组件,而 CP-Link 3 则是一个完全基于软件的解决方案。
  1. 2009/11/26
  2. 人气(5876)
  3. 星级(10)
  4. 评论(0)
Beckhoff 公司实时以太网技术 EtherCAT
实时以太网: 超高速以太网直达端子模块 Beckhoff 公司的实时以太网技术 EtherCAT(用于控制与自动化技术的以太网)具有性能优异、拓扑结构灵活和组态简单等特点。EtherCAT 突破了传统现场总线系统的限制,设立了新的标准: 由于采用了以太网和互连网技术,EtherCAT 可在 30μs 内处理 1000 个分布式 I/O,网络规模几乎无限,可实现最佳纵向集成。通过 EtherCAT,高成本的以太网星形拓扑结构可以用简单的总线形或树形结构代替,且无需昂贵的专用组件。所有类型的以太网设备都可通过一台交换机或交换机端口进行集成。 其它实时以太网方法则需要专用主站或扫描卡,EtherCAT 通过非常经济有效的标准以太网卡(NIC)进行管理。
  1. 2009/11/24
  2. 人气(6719)
  3. 星级(10)
  4. 评论(0)
总数:323 | 当前第29/33 首页 上一页 ...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