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数:212 | 当前第17/22 首页 上一页 ...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页
从零开始学电路基础[课件]
作  者: 刘建清 主编,寻立波 电路基础是学习电子技术的起步知识。本书就是为使初学者从零开始,快速掌握电路基础知识而编写的。与传统的电路基础教材不同的是,本书摈弃了运用高等数学以及大量的公式计算和定量分析的讲法,注重定性和概念,注重基础知识与实践,并配合计算机仿真软件的仿真实验,使基础知识的学习做到不枯燥、不深奥。本书所介绍的电路基础知识包括:电路的基本定律、定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磁场与磁路,交流电路,互感与变压器,电路的过渡过程等内容。第一章 电路与电场基础知识  第一节 电路及其基本物理量  第二节 电阻及电阻定律  第三节 导体、绝缘体、半导体和超导体  第四节 电荷和电场  第五节 电容器 第二章 电路基本定律  第一节 欧姆定律和焦耳定律  第二节 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定律  第三节 电路中电位的计算 第三章 电路的等效变换  第一节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第二节 电压源、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第三节 受控源简介 第四章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和重要定理  第一节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第二节 电路分析重要定理  第三节 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 第五章 磁场与磁路基础知识  第一节 磁场和磁感线  第二节 安培力和磁感应强度  第三节 电磁感应  第四节 磁性材料的性能  第五节 磁路及其基本定律 第六章 交流电路  第一节 正弦交流电的产生及变化规律  第二节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第三节 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  第四节 电阻、电感和电容交流电路  第五节 功率因数的提高  第六节 RC和LC电路  第七节 叠加法在交流电路中的应用  第八节 复数在交流电路中的应用 第七章 三相交流电路与安全用电  第一节 三相交流电源  第二节 三相电路负载的连接  第三节 三相电路的功率  第四节 供电与用电  第五节 安全用电与建筑防雷 第八章 互感和变压器 第九章 电路的过渡过程 第十章 Edison仿真软件及其在电路基础实验中的应用
  1. 2010/4/7
  2. 人气(18795)
  3. 星级(6)
  4. 评论(7)
数控机床的伺服驱动系统(6上)_机床数控原理及应用第五章
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电磁铁的工作原理,结论: 步进电机定子绕阻通电状态每改变一次,它的转子转过一个固定的角度,即电机的步距角; 改变步进电机定子绕阻的通电顺序,其转子的旋转方向随之改变; 步进电机定子绕阻通电状态变化的频率越高,转子的转速越高; 步距角与定子绕阻相数mm、 转子齿数通电方式kk有关.
  1. 2010/3/31
  2. 人气(5398)
  3. 星级(10)
  4. 评论(0)
数控机床的伺服驱动系统(6下)_机床数控原理及应用第五章
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电磁铁的工作原理,结论: 步进电机定子绕阻通电状态每改变一次,它的转子转过一个固定的角度,即电机的步距角; 改变步进电机定子绕阻的通电顺序,其转子的 旋转方向随之改变; 步进电机定子绕阻通电状态变化的频率越高,转子的转速越高; 步距角与定子绕阻相数mm、 转子齿数通电方式kk有关.
  1. 2010/3/31
  2. 人气(5545)
  3. 星级(10)
  4. 评论(1)
从零开始学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技术[课件]
学习电子技术离不开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与更换。本书就是为使初学者从零开始,快速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技术而编写的。本书对各种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外形结构、作用性能、识别及检测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介绍,内容新颖、资料翔实、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第一章 电阻器与电位器的识别与检测  第一节 电阻器的识别及检测  第二节 电位器的识别及检测  第三节 特殊电阻的识别及检测 第二章 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  第一节 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  第二节 可变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  第三节 电磁干扰滤波电容器使用方法 第三章 电感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第一节 电感线圈的识别与检测  第二节 变压器的识别与检测 第四章 晶体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第一节 晶体二极管概述  第二节 整流二极管、整流桥和高压硅堆的检测  第三节 快恢复/超快恢复、开关和肖特基二极管的检测 第四节 稳压二极管的检测 第五节 变容二极管的检测 第六节 发光和红外接收二极管的检测 第七节 其他二极管的检测 第五章 晶体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第一节 晶体三极管概述  第二节 中小功率三极管的检测  第三节 大功率三极管的检测 第四节 对管的检测 第五节 达林顿管的检测
  1. 2010/3/29
  2. 人气(14665)
  3. 星级(10)
  4. 评论(11)
从零开始学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件]
从零开始学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刘建清.扫描版.本书是为使读者从零起步,快速掌握以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核心的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应用技术而编写的。. 本书首先重点介绍了常用低压电器、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并对一些实用电气控制电路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以欧姆龙CPM1A系列的PLC为例,详细介绍了PLC的硬件和指令系统,并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列举了PLC在不同领域中的典型应用实例;最后,简要介绍了PLC的安装维修和通信技术第一章 常用低压电器. 第一节 低压电器的分类 第二节 刀开关、转换开关和自动空气开关 一、刀开关 二、转换开关 三、自动空气开关 第三节 低压熔断器 一、熔断器结构及电流一熔断时间特性 二、熔断器的技术参数 三、常用熔断器 第四节 主令电器 一、按钮 二、位置开关 第五节 接触器 一、交流接触器 二、直流接触器 第六节 继电器 一、电磁式继电器 二、时间继电器 .三、热继电器 四、速度继电器 五、压力继电器 六、温度继电器 第七节 其他常用低压电器 一、电磁铁 二、常用起动器 三、频敏变阻器 第八节 典型低压电器故障检修 一、低压开关的维修 二、接触器的维修 三、继电器的维修 四、熔断器的维修 五、按钮的维修 第二章 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 第一节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控制 一、鼠笼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控制 二、鼠笼异步电动机降压起动控制 三、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起动控制 第二节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一、手动正反转控制 二、接触器互锁的正反转控制 三、按钮互锁正反转控制 四、接触器按钮双重互锁正反转控制 第三节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控制 一、机械制动控制 二、电气制动控制 第四节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行程控制 一、自动循环运行控制线蹈 二、自动延时往复运动控制线路
  1. 2010/3/25
  2. 人气(13995)
  3. 星级(10)
  4. 评论(4)
可编程控制器介绍(下)
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 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简称PLC。 自1969年第一台PLC面世以来,已成为一种最重要、最普及、应用场合最多的工业控制器。与机器人、CAD/CAM并称为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三大支柱。1968年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提出的替代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新型控制器的十项指标:1) 编程简单、现场可修改程序;2)维护方便、采用插件式结构;3)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系统;4)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系统;5)数据可以直接送入计算机;6)成本可与继电器系统竞争;7)输入可为市电;8)输出可为市电,能直接驱动电磁阀、交流接触器等;9)通用性强、易于扩展;10)用户存储器大于4K。
  1. 2010/3/24
  2. 人气(8408)
  3. 星级(10)
  4. 评论(3)
可编程控制器介绍(上)
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 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简称PLC。 自1969年第一台PLC面世以来,已成为一种最重要、最普及、应用场合最多的工业控制器。与机器人、CAD/CAM并称为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三大支柱。1968年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提出的替代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新型控制器的十项指标:1) 编程简单、现场可修改程序;2)维护方便、采用插件式结构;3)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系统;4)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系统;5)数据可以直接送入计算机;6)成本可与继电器系统竞争;7)输入可为市电;8)输出可为市电,能直接驱动电磁阀、交流接触器等;9)通用性强、易于扩展;10)用户存储器大于4K。
  1. 2010/3/24
  2. 人气(10582)
  3. 星级(10)
  4. 评论(8)
检测装置(4下)_机床数控原理及应用第四章
编码器:通过直接编码进行测量的元件,直接将被测转角或直线位移转换成相应的代码,指示其绝对位置。为数字量输出,没有积累误差,电源切断后信息可保留。编码盘的种类 从结构上编码盘可分为: 接触式编码盘 光电式编码盘 电磁式编码盘
  1. 2010/3/19
  2. 人气(4989)
  3. 星级(10)
  4. 评论(2)
检测装置(4上)_机床数控原理及应用第四章
编码器:通过直接编码进行测量的元件,直接将被测转角或直线位移转换成相应的代码,指示其绝对位置。为数字量输出,没有积累误差,电源切断后信息可保留。编码盘的种类 从结构上编码盘可分为: 接触式编码盘 光电式编码盘 电磁式编码盘
  1. 2010/3/19
  2. 人气(5297)
  3. 星级(10)
  4. 评论(0)
电路原理(1-2)
本课程定位为理工类本科生的基础课,课程知识是对实际问题的抽象研究。课程不涉及具体电器元件,主要讲述电路的一般分析计算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电路原理是研究电路中发生的电磁现象,利用电路基本理论和基本定律进行分析计算,是理工类本科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电路研究内容及应用方向: a>.强电部分:电能输送分配、电网、电功率计算、效率、电气安全等; b>.弱电部分:电信号传输、处理、调制解调、滤波、畸变分析、模拟和数字信号、电路特性等; 应用研究领域包括电气驱动、自动化工程、电力电子、电气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仪器及测量、计算机、光电工程等.主讲:范承志,男,籍贯浙江滋溪,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电工电子基础教学中心副主任,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浙江省电力学会理事。先后受教授于浙江大学和英国MANCHESTER大学,长期从事电路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完成电路精品课程建设等多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01年出版《电路原理》,2003年合作出版《直线电机技术手册》。
  1. 2010/3/16
  2. 人气(8051)
  3. 星级(10)
  4. 评论(3)
总数:212 | 当前第17/22 首页 上一页 ...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