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登录
总数:367 | 当前第17/37 首页 上一页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下一页 尾页
多个S7-300间的POFIBUS通信实现4
多个S7-300间的POFIBUS通信实现
  1. 2008/8/22
  2. 人气(12584)
  3. 星级(10)
  4. 评论(8)
  1. 2008/8/3
  2. 人气(8403)
  3. 星级(10)
  4. 评论(0)
电子技术
一些电子基础知识
  1. 2008/8/2
  2. 人气(6931)
  3. 星级(10)
  4. 评论(2)
NI ARM微控制器介绍
美国国家仪器中国有限公司(简称NI)近日与ARM公司共同发布了应用于ARM微处理器上的NI LabVIEW嵌入式模块。它是LabVIEW图形化系统设计平台的延伸,直接适用ARM 7™, ARM 9™ 和 Cortex™-M3 微处理控制器系列产品。该模块是第一款由两家公司共同合作下,结合LabVIEW的易操作性和ARM微处理器性能的产品。详细介绍网址:http://www.gongkong.com/common/CompanyPage.aspx?Type=news&CompanyID=6-AB3C-99CBCD414E68&Id=2008050914424900001
  1. 2008/7/18
  2. 人气(8832)
  3. 星级(10)
  4. 评论(0)
2008机器人世界杯今天开赛
展示目前世界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领域最高水平的2008机器人世界杯赛今天在苏州开赛。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支队伍的机器人将参加足球、救援、家用等类别的比赛。(转自 CCTV 2008.7.17)
  1. 2008/7/17
  2. 人气(7365)
  3. 星级(10)
  4. 评论(0)
亚太地区最大的机床展会在上海开幕
第十届上海国际机床展昨天开幕,展览会聚集了1200家国内外企业参展,专业观众逾十万人。
  1. 2008/7/11
  2. 人气(9969)
  3. 星级(10)
  4. 评论(0)
“经济、环境、社会”三重责任 打造深圳水务品牌
深圳台记者王浏芳:这里是深圳市华富北小区的一个普通居民家中,现在正好是吃午饭的时间,与普通生活用水不同的是,杨阿姨这个小区的1600多户人家从06年开始就用上了直饮水。   像这样能喝到直饮水的小区在深圳还有不少,供水者就是深圳水务集团。它承担着深圳全市97%的供水业务和深圳特区内99%的污水处理业务。   从率先在国内实现供排水一体化、到转变为国有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再到整合本地水务资源、进军全国水务市场,(图)7年“四级跳”,使深圳水务集团成长为全国性水务服务商,日供水能力728万吨等多项指标成为全行业第一。   今年,深圳水务集团在全国水务行业中率先提出《可持续发展报告责任书》。他们还在深圳推行了低保收入家庭月用水8吨以下免费等多项公益措施。   深圳水务集团董事长于剑:要体现三重责任,一个是社会责任,一个是环境责任,一个是经济责任。作为我们企业,供最优质的水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转自(CCTV 2008.7.9)
  1. 2008/7/10
  2. 人气(7249)
  3. 星级(10)
  4. 评论(0)
潍柴控股:集成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日前,第2万台蓝擎发动机在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线。这是我国新排放标准7月1号刚开始施行,就进入批量生产的第一款符合标准的发动机。   潍柴控股集团技术总经理孙少军:三年前“国二”法规刚刚实行的时候,我们潍柴动力满足“国三”排放法规的蓝擎发动机就已经研发成功。   现在,满足“国五”排放法规的发动机已在这里开发完成。   潍柴近年来着力打造一个“内外兼修”的集成创新体系。在内部,企业在组建起1000多人的研发队伍的同时,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引进国际化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等,用制度培育创新耐力。在外部,设立在奥地利和美国的潍柴海外技术中心,定期与本部进行最前沿发动机技术信息的跨洋对话;企业还与清华、同济等国内名校、德国博世等国际巨头进行战略合作;与32家零部件供应商组成“创新共同体”……   去年,潍柴又成功通过资本运作整合动力产业,使潍柴拥有了世界上唯一集发动机、车桥、重卡等于一身的通用动力产业链。在最近7年间,这里每年诞生300多个新产品,获得专利上百项。   潍柴控股集团董事长谭旭光:潍柴创新成果的形成,是用创新的方法指导着创新体系、制度的完善。只有这种创新体系、制度的有效运行,才能保证创新成果不断地、持续地推出。 (转自CCTV 2008.7.7)
  1. 2008/7/8
  2. 人气(7273)
  3. 星级(10)
  4. 评论(0)
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特高压1000千伏变压器近日在沈阳研制成功。   中央台记者刘颖:这台重达500多吨的大家伙就是刚刚研制出来的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变压器。它的研制成功可以将我国电网的传输距离从过去的1000公里提高到2000公里,从而构建一条电力传输的高速公路。   这台世界上变电容量最强、电压等级最高的变压器,攻克了1000千伏高压不能输送大容量电力这一世界级难题,填补了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输电项目的空白。   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昌绪:主要是要满足三峡发电量的送出,如果用过去的50万伏的单向40万千瓦的变压器来送的话,大约要五六十台,如果用我这个变压器做呢,二十一台。   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国特高压电网将基本建成,输送电量将达到2亿千瓦以上,占全国装机总容量的25%。 (转自CCTV 2008.7.7)
  1. 2008/7/8
  2. 人气(8169)
  3. 星级(10)
  4. 评论(0)
物流业:困中求变
受油价影响较大的还有物流业,油价攀升究竟给物流企业带来什么变化,记者近日来到了物流业集中的广东。 在东莞的一家货运仓库里,这台载重25吨的货车正在卸货,车主杨师傅三天前从北京出发,把一批精密仪器拉到了东莞。这一趟,杨师傅觉得很不合算。 不只是杨师傅,整个从事货物运输的物流行业都开始对越来越高的油价感到吃紧。这家物流公司位于东莞南城一家物流园区内,以上海、苏州等长三角城市专线货运为主,现有50多台运输车,在物流园区属于中等规模,对油价的上涨,他们也算了一笔帐。 不仅是中小规模的物流企业,全国性的大企业同样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这家总部设到东莞的物流公司在全国拥有10个子公司,55个办事处,是国内举足轻重的物流企业之一。 南方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 陈少鹏 :一升油这次涨价差不多涨了一块钱 那就相当于我们每一天一台车就多了105块的油钱 那我3000台车无形之中公司一天就不见了30多万 成本增加了,企业第一个考虑就是涨价,但是多数上规模的物流公司已经和客户签订了常年合作合同,而最初的合同中并没有考虑到油价上涨的因素。 为了生存,物流企业开始谋划各种办法寻求出路。 专家指出,长期来看,一些生存不下去的小物流企业被自然淘汰,这也将使高油价成为产业升级转型的助推器。(转自CCTV 2008.7.7)
  1. 2008/7/7
  2. 人气(6544)
  3. 星级(10)
  4. 评论(0)
总数:367 | 当前第17/37 首页 上一页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