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数:436 | 当前第33/44 首页 上一页 ...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 下一页 尾页
石英晶体振荡器-射频模拟电路(27)
射频模拟电路主讲:杨玉梅。频率范围很宽,频率稳定度在10-4~10-12范围内,经校准一年内可保持10-9的准确度,高质量的石英晶体振荡器,在经常校准时,频率准确可达10-11.高效能模拟与混合信号IC厂商Silicon Laboratories(芯科实验室有限公司)日前推出业界第一款支持输出频率可编程的振荡器(XO)和压控振荡器(VCXO)。Si570/1系列采用公司专利的DSPLL技术和业界标准的I2C接口,通过对I2C接口的操作,一颗器件就能产生10MHz到1.4GHz的任何输出频率,同时将均方根抖动幅度减少到0.3ps左右。Si570任意频率XO和Si571任意频率VCXO最适合需要弹性频率源的高效能应用,包括下一代网络设备、无线基站,测试与测量装置、高画质电视视频基础设施和高速数据采集装置。
  1. 2010/3/19
  2. 人气(7468)
  3. 星级(10)
  4. 评论(0)
西门子S7200可编程控制器教程[课件]
S7200可编程控制器教程主编温照方!本书取材于国外最新技术资料,介绍了通用的可编程序控制诞生和技术发展的历史、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原理及结构。并以SIMATIC S7-200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为例介绍了基本指令和编程方法,讲解了S7-200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并从实用角度详细介绍了软件编程、调试和下载的方法。书中还包括基本指令上机的指导练习,并配有基本实验和综合实验内容。 本书可作为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大学本科教材,也可作为机电行业技术人员的自学参考书。第1章 概论 第2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第3章 S7-200 CPU存储器的数据类型及寻址方式 第4章 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指令 第5章 S7-200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系统 第6章 如何用STEP 7-Micro/WIN32编程和调试 第7章 SIMATIC基本指令的上机练习 第8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实验及综合实验 附录1 S7-200 CPU的有效范围 附录2 CPU 224(DC/DC/DC)连线端子图 附录3 综合实验程序 参考文献
  1. 2010/3/8
  2. 人气(14723)
  3. 星级(10)
  4. 评论(3)
单片机实训操作_秒表
单片机实训操作_秒表!1. 实验任务 (1. 开始时,显示“00”,第1次按下SP1后单片机秒表就开始计时。(2. 第2次按SP1后,计时停止。 (3. 第3次按SP1后,计时归零。
  1. 2010/1/14
  2. 人气(5949)
  3. 星级(10)
  4. 评论(0)
美国哈希公司企业宣传片
作为水质、水文监测仪器的世界领导者,哈希公司产品被全球用户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超纯水、制药/电力及其他工业净水、饮用水、地下水、地表水、市政污水、工业污水等领域,其全线产品系列涵盖实验室定性/定量分析、现场分析、流动分析测试、在线分析测试。产品具有测量精确、运行可靠、操作简单、低维护量,结构紧凑等特点。哈希公司一直致力于使化学分析过程更方便、更迅捷、更可靠。尤其是各类包装的即开即用型化学试剂包,不仅为精确的化学分析提供了可靠的质量保障,也为用户节约了宝贵的时间和人力资源。   我们的目标是继续为广大用户提供可靠的仪器、测试方法、简单的操作步骤和优质的客户服务,不断地提高产品的质量以满足客户需求不断变化的需要。目前公司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和重庆等地设立了办事处,以便为中国的广大客户提供方便、周到、及时的服务。
  1. 2010/1/14
  2. 人气(4600)
  3. 星级(10)
  4. 评论(0)
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及临界湿含量的实验测定方法,加深对干燥操作过程及其机理的理解; 2. 掌握干湿球温度湿度计的使用方法; 3、掌握被干燥物料与热空气之间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方法; 4. 根据气体流量计读数求指定截面处气体流速的实际例子,掌握其计算方法; 5、研究恒速干燥速率,临界湿含量,平衡湿含量随其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 二、基本原理 干燥操作过程是向湿物料供热以汽化其中的湿分,使含水物料中的水分蒸发 分离的操作。干燥操作同时伴有传热和传质,该过程比较复杂,目前仍需要实验解决,测定物料的干燥速率曲线,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
  1. 2009/12/30
  2. 人气(9432)
  3. 星级(9)
  4. 评论(0)
精馏实验演示
实验目的 1. 熟悉精馏的工艺流程,了解板式塔的结构; 2. 掌握精馏过程的操作及调节方法; 3. 在全回流及部分回流条件下,测定板式塔的全塔效率及单板效率; 4. 观察精馏塔内气液两相的接触状态; 5. 了解阿贝折光仪测定混合物组成的方法 二、 基本原理 精馏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挥发度的不同将混合物进行分离。在精馏塔中,再沸器或塔釜产生的蒸汽沿塔逐渐上升,来自塔顶冷凝器的回流液从塔顶逐渐下降,气液两相在塔内实现多次接触,进行传质、传热过程,轻组分上升,重组分下降,使混合液达到一定程度的分离。如果离开某一块塔板(或某一段填料)的气相和液相的组成达到平衡,则该板(或该段填料)称为一块理论板或一个理论级。然而,在实际操作的塔板上或一段填料层中,由于汽液两相接触时间有限,气液相达不到平衡状态,即一块实际操作的塔板(或一段填料层)的分离效果常常达不到一块理论板或一个理论级的作用。要想达到一定的分离要求,实际操作的塔板数总要比所需的理论板数多,或所需的填料层高度比理论上的高。
  1. 2009/12/29
  2. 人气(12165)
  3. 星级(10)
  4. 评论(0)
多相搅拌实验演示
实验目的 ⒈ 掌握搅拌功率曲线的测定方法。 ⒉ 了解影响搅拌功率的因素及其关联方法。 二、实验内容 ⒈ 羧甲基纤维素纳(CMC)水溶液,测定液—液相搅拌功率曲线。 ⒉ CMC水溶液和空气,测定气—液相搅拌功率曲线。 三、实验原理 搅拌操作是重要的化工单元操作之一,它常用于互溶液体的混合、不互溶液体的分散和接触、气液接触、固体颗粒在液体中的悬浮、强化传热及化学反应等过程,搅拌聚合釜是高分子化工生产的核心设备。 搅拌过程中流体的混合要消耗能量,即通过搅拌器把能量输入到被搅拌的流体中去。因此搅拌釜内单位体积流体的能耗成为判断搅拌过程好坏的依据之一。 由于搅拌釜内液体运动状态十分复杂,搅拌功率目前尚不能由理论得出。只能由实验获得它和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以此作为搅拌操作放大过程中确定搅拌规律的依据。
  1. 2009/12/28
  2. 人气(6349)
  3. 星级(7)
  4. 评论(0)
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
实验目的 ⒈了解几种常用流量计的构造、工作原理和主要特点。 ⒉验证标准流量计的空流系数。 ⒊了解孔板流量计和文氏流量计流量系数的测量方法。 ⒋测量孔板流量及文氏流量的流量系数。 二、实验内容 ⒈通过实验室实物和图像,了解孔板、1/4园喷嘴、文丘里及涡轮流量计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⒉测定节流式流量计(孔板或1/4园喷嘴或文丘里)的流量标定曲线。 ⒊测定节流式流量计的雷诺数Re和流量系数C的关系。
  1. 2009/12/28
  2. 人气(8137)
  3. 星级(10)
  4. 评论(1)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1)下集
直观法:就是利用人的手、眼、耳、鼻等感觉器官寻找故障源。这种方法在维 修中是常用的,也是首先使用的。“先内后外”的维修原则要求维修人员 在遇到故障时首先采用望、闻、嗅、摸等方法由外向内逐一进行检查。有 些故障采用这种直观法可迅速找到故障原因,而利用其他方法要花费不 少时间,甚至一时解决不了。 换板法:具体来说就是将怀疑的线路板用备件板或其他机床同型号板进行 替换,然后启动机床观察故障消失或转移情况,以确定故障的具体位 置。换板之前应注意以下几点: cpu故障在该板的可能性最大,用其他方法难以确定其好坏时再用, 不能盲目换板。 要确认该板电源正常,负载不短路时才能更换,以免造成好板损 隔离法:有些故障如轴抖动、爬行,一时难以区分是数控部分还是伺服系统 或机械部分造成的,常可以采用隔离法。将机电分离,数控与伺服分离或 将位置闭环分离作开环处理。这样复杂的问题就简单化了,能尽快找到 故障原因。 排除法:数控系统电路板之间相互连锁,出现故障时很难确定具体位置,可 将其一一断开以观察故障情况。如电源板负载短路时可将其负载依次去 掉,以确定具体短路源。 升降温法:有些元器件热稳定性不好,造成故障。有时可人为地将元器件温度 升高或降低 (应注意元器件的温度参数),加速一些温度特性差的元器件 产生“病症”或使“病症”消除来寻找故障原因。 敲击法:数控系统是由多种电路板和连接插座所组成的,每块电路板上都有 许多焊点,任何虚焊或接触不良都可能造成故障。若用绝缘物敲打有接 触不良疑点的电路板插件或元器件,如机床出现故障则故障很可能就在 敲击部位。 对比法:以正确的电压、电平或波形与异常的相对比来寻找故障部位,有 时还可以将正常部分实验性地造成 “故障”或 “报警”(如断开连线、拔 掉组件等),看其是否和相同部分产生的故障现象相似,以判断故障原 因。 总之,数控系统的故障排除方法多种多样,但又各有其特点。根据不 同的故障现象可以同时选择几种方法灵活应用,对故障进行分析,以逐 渐缩小范围,尽快发现故障,排除故障。
  1. 2009/12/25
  2. 人气(6195)
  3. 星级(10)
  4. 评论(2)
传热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总传热系数及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方法; 2学习用实验方法求取描述过程规律的经验公式; 3了解热电偶和电位计的使用,掌握测温基本技术; 4对比了解强化传热的途径; 5测定空气在圆形直管中作湍流流动时传热膜系数的准数方程式; 6测定冷凝传热膜系数。
  1. 2009/12/25
  2. 人气(8000)
  3. 星级(10)
  4. 评论(0)
总数:436 | 当前第33/44 首页 上一页 ...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