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登录
总数:892 | 当前第72/90 首页 上一页 ...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 下一页 尾页
西门子SINUMERIK 828D操作指南(5)
SINUMERIK 828D 将现代手机和电脑等新技术应用于紧凑型机床。通过 Easy Message 短信功能,可以将机床的报警信息和维护信息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发送给服务人员,从而把机床的待机时间压缩到最短。前置的USB, CF 卡和以太网接使得数据的传递和集成车间局域网变得简便快捷。集成高分辨率的10.4” TFT彩色显示器和全尺寸 NC 键盘使它的操作简便友好。前面板采用压铸镁合金制造,坚固耐用,即使在严酷的工作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它没有风扇、硬盘和电池,真正做到免维护。这一系列先进的数控技术和人性化的设计必定大大提高机床的生产力!
  1. 2010/7/1
  2. 人气(7835)
  3. 星级(10)
  4. 评论(0)
西门子SINUMERIK 828D操作指南(3)

特点: 紧凑 10.4" TFT彩色显示器和全尺寸CNC键盘,让用户拥有最佳的操作体验 丰富且便捷的通讯端:前置USB 2.0、CF卡和以太网接 前面板采用压铸镁合金制造,精致耐用 强大 80位浮点数纳米计算精度(NANOFP),达到了紧凑型系统新的巅峰 组织有序的刀具管理功能和强大的坐标转换功能,满足对高级数控功能的需要 “精优曲面”控制技术,可以让模具制造获得最佳表面质量和最少加工时间 简单 SINUMERIK Operate-- 全新集成的人机界面集方便的操作、编程功能于一身,确保高效快捷的机床操作 Easy Archive--备份管理功能,调试和维护准备充分、执行迅速 Easy Extend --机床选项管理,轻触一个按键即可完成机床选件的安装 摒弃了电池、硬盘和风扇这些易损部件,真正做到免维护

  1. 2010/6/30
  2. 人气(8120)
  3. 星级(10)
  4. 评论(0)
日本发那科公司(FANUC)介绍
日本发那科公司(FANUC)是当今世界上数控系统科研、设计、制造、销售实力最强大的企业,总人数4549人(2005年9月数字),科研设计人员1500人。2005年9月销售额1827.8亿日元(约合15.6亿美元),9月每人平均销售额9万美元。FANUC目前数控系统月生产能力超过7000套,大量出,销售额在世界市场上占50%,在日本国内占70%。2005年数控系统在中国销售约1.6万台套,主要为中档产品。日本FANUC Logo  掌握数控机床发展核心技术的FANUC,不仅加快了日本本国数控机床的快速发展,而且加快了全世界数控机床技术水平的提高。FANUC能够在今天具有世界首位的实力与先进性,占领广大市场,决非偶然。早在1956年,日本技术专家预见到未来3c(Communication、Computer、Contr01)时代即将到来,一方面集聚有关人才,另一方面即着手开展这方面的发展工作。当时富士通信制造株式会社(即现在的富士通公司)立即挑选出稻叶右卫门(1946年东京大学机械系毕业)负责控制科研组的工作。   1972年,数控富士通公司独立出来,成为富士通FANUC,1982年7月改名为FANUC株式会社,稻叶一生领导FANUC公司,直至1995年退休。在稻叶领导下,控制研究组从1957年的几个人不断壮大。   稻叶回忆,1959年研制成功电液脉冲马达,1 960年完成连续切削用开环数控的1号机床。但是,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背景下,电液脉冲马达的液压阀效率低,加上随动性能较差,FANUC组织人力研究开发新的电液脉冲马达不成,稻叶当机立断,做出引进美国盖迪(Gette)直流伺服电机来代替的决定,三天内飞往美国签订了合同,全力投入制造,2个月完成。稻叶认为,石油危机给FANUC一个发展的好机会,其关键在于远见卓识,当机立断,在引进此技术时不断消化创新。
  1. 2010/6/23
  2. 人气(14246)
  3. 星级(10)
  4. 评论(4)
高压变频器在大同煤矿的应用
成都佳灵电气制造有限公司是1985年中国首家专业化从事高、中、低压变频技术产品及各种变流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的技术领先型高科技公司。公司设有变频技术研究所,拥有一支经验丰富、勇于实践和创新的高素质科研团队。现有国家级变频技术著名专家1名,高级工程师14名,中级工程师25名,技术骨干243名。作为中国变频技术的开拓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逆变技术专家—公司创始人吴加林先生引领中国变频技术潮流;佳灵是国内变频行业最早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变频器企业,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获得欧美及国内共40多项与产品相关的技术专利。公司研发、生产的产品获得国家、省、市奖励50余项,其中直接速度控制技术与通用高压变频器技术具有世界领先地位。公司销售总部设在北京,全国二十二家分公司和办事处、近百家经销代理机构和系统集成机构组成的销售网络服务全国各地。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防军事装备、航空航天、机械、石油化工、冶金、矿山、电力、风力发电、建材水泥、牵引机车等行业,并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佳灵变频产品列入国家重大创新科技项目,获得国家创新科技基金的支持,于2006年获得四川名牌产品称号。2007年获得中国十大国产变频器品牌荣誉称号,2008年再获得中国十大高压变频器品牌荣誉称号, 2008年佳灵公司研制成功的基于佳灵独创的直接速度控制技术(DSC)的高性能提升传动输送类专用变频器,其低速时(0.01Hz)启动转矩达额定值的350%,其性能指标远远高于同类进品牌产品。用于电机厂的十兆瓦级大型电机变频试验电源设备代表着目前该领域中的国内先进水平。
  1. 2010/6/22
  2. 人气(4782)
  3. 星级(10)
  4. 评论(0)
PHOENIX CONTACT | 菲尼克斯电气高层(4)
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 隶属于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1928年,菲尼克斯电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片组合式接线端子,这就是现代端子的雏形,也是菲尼克斯电气申请并获得的第一个发明专利。此后,菲尼克斯电气激情创新,致力于各种连接技术的开发,形成了完善的电气接技术体系,其中很多产品系列已经成为行业的应用标准。 1993年起,菲尼克斯电气在中国投资超过7500万美元,积极组建销售网络、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公司在全国设有5个子公司(南京菲尼克斯电气有限公司,菲尼克斯亚太电气(南京)有限公司、菲尼克斯电气(上海)有限公司、菲尼克斯电气(南京)研发工程中心有限公司、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23个办事处和100多家分销机构,形成了完善的销售网络;公司引进、自行开发了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拥有自己的模具车间和实验室,始终保持与德国总部等同的设计制造品质;2004年集团公司决定加大在华的投资,建立独立的研发与技术中心,加速研发的本地化进程,提供更符合中国市场的产品和技术。 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注重引进世界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和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了100%本土员工,100%本土管理,宣传了中国的改革开放,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并促进了国内工业的升级换代。 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植根中国大地,努力开拓自己的业务。如今中国公司的业务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整个集团全球业务的重要基石。2004年集团提出了新的战略,中国公司与德国、美国公司一起成为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中心,技术支持和管理范围拓展到亚洲太平洋地区。
  1. 2010/6/8
  2. 人气(3734)
  3. 星级(10)
  4. 评论(0)
PHOENIX CONTACT | 菲尼克斯电气高层(3)
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 隶属于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1928年,菲尼克斯电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片组合式接线端子,这就是现代端子的雏形,也是菲尼克斯电气申请并获得的第一个发明专利。此后,菲尼克斯电气激情创新,致力于各种连接技术的开发,形成了完善的电气接技术体系,其中很多产品系列已经成为行业的应用标准。 1993年起,菲尼克斯电气在中国投资超过7500万美元,积极组建销售网络、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公司在全国设有5个子公司(南京菲尼克斯电气有限公司,菲尼克斯亚太电气(南京)有限公司、菲尼克斯电气(上海)有限公司、菲尼克斯电气(南京)研发工程中心有限公司、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23个办事处和100多家分销机构,形成了完善的销售网络;公司引进、自行开发了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拥有自己的模具车间和实验室,始终保持与德国总部等同的设计制造品质;2004年集团公司决定加大在华的投资,建立独立的研发与技术中心,加速研发的本地化进程,提供更符合中国市场的产品和技术。 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注重引进世界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和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了100%本土员工,100%本土管理,宣传了中国的改革开放,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并促进了国内工业的升级换代。 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植根中国大地,努力开拓自己的业务。如今中国公司的业务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整个集团全球业务的重要基石。2004年集团提出了新的战略,中国公司与德国、美国公司一起成为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中心,技术支持和管理范围拓展到亚洲太平洋地区。
  1. 2010/6/8
  2. 人气(3742)
  3. 星级(10)
  4. 评论(0)
PHOENIX CONTACT | 菲尼克斯电气高层(2)
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 隶属于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1928年,菲尼克斯电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片组合式接线端子,这就是现代端子的雏形,也是菲尼克斯电气申请并获得的第一个发明专利。此后,菲尼克斯电气激情创新,致力于各种连接技术的开发,形成了完善的电气接技术体系,其中很多产品系列已经成为行业的应用标准。 1993年起,菲尼克斯电气在中国投资超过7500万美元,积极组建销售网络、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公司在全国设有5个子公司(南京菲尼克斯电气有限公司,菲尼克斯亚太电气(南京)有限公司、菲尼克斯电气(上海)有限公司、菲尼克斯电气(南京)研发工程中心有限公司、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23个办事处和100多家分销机构,形成了完善的销售网络;公司引进、自行开发了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拥有自己的模具车间和实验室,始终保持与德国总部等同的设计制造品质;2004年集团公司决定加大在华的投资,建立独立的研发与技术中心,加速研发的本地化进程,提供更符合中国市场的产品和技术。 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注重引进世界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和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了100%本土员工,100%本土管理,宣传了中国的改革开放,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并促进了国内工业的升级换代。 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植根中国大地,努力开拓自己的业务。如今中国公司的业务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整个集团全球业务的重要基石。2004年集团提出了新的战略,中国公司与德国、美国公司一起成为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中心,技术支持和管理范围拓展到亚洲太平洋地区。
  1. 2010/6/8
  2. 人气(3480)
  3. 星级(10)
  4. 评论(0)
PHOENIX CONTACT | 菲尼克斯电气高层(1)
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 隶属于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1928年,菲尼克斯电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片组合式接线端子,这就是现代端子的雏形,也是菲尼克斯电气申请并获得的第一个发明专利。此后,菲尼克斯电气激情创新,致力于各种连接技术的开发,形成了完善的电气接技术体系,其中很多产品系列已经成为行业的应用标准。 1993年起,菲尼克斯电气在中国投资超过7500万美元,积极组建销售网络、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公司在全国设有5个子公司(南京菲尼克斯电气有限公司,菲尼克斯亚太电气(南京)有限公司、菲尼克斯电气(上海)有限公司、菲尼克斯电气(南京)研发工程中心有限公司、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23个办事处和100多家分销机构,形成了完善的销售网络;公司引进、自行开发了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拥有自己的模具车间和实验室,始终保持与德国总部等同的设计制造品质;2004年集团公司决定加大在华的投资,建立独立的研发与技术中心,加速研发的本地化进程,提供更符合中国市场的产品和技术。 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注重引进世界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和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了100%本土员工,100%本土管理,宣传了中国的改革开放,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并促进了国内工业的升级换代。 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植根中国大地,努力开拓自己的业务。如今中国公司的业务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整个集团全球业务的重要基石。2004年集团提出了新的战略,中国公司与德国、美国公司一起成为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中心,技术支持和管理范围拓展到亚洲太平洋地区。
  1. 2010/6/8
  2. 人气(3646)
  3. 星级(10)
  4. 评论(0)
EtherCAT协会参展视频
EtherCAT使网络性能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借助于从站节点中的FMMU和网络控制器主站的直接内存存取,协议的处理过程完全在硬件中完成。整个协议的处理过程都在硬件中得以实现,因此,完全独立于协议堆栈的实时运行系统、CPU 性能或软件实现方式。1000个I/O的更新时间只需30 µs。单个以太网帧最多可进行1486字节的过程数据交换,几乎相当于12000个数字输入和输出,而传送这些数据耗时仅为 300 µs. 100个伺服轴的通讯也仅为100µs。在此期间,系统更新带有命令值和控制数据的所有轴的实际位置及状态,分布时钟技术使轴的同步偏差小于1微秒。而即使是在保证这种性能的情况下,带宽仍足以实现异步通讯,如TCP/IP、下载参数或上载诊断数据。 超高性能的EtherCAT技术可以实现传统的现场总线系统无法迄及的控制理念。例如,以太网系统现在不仅可以处理速度控制,也可用于分布式驱动的电流控制。巨大的带宽可以实现每个数据信息与其状态信息同时传输。EtherCAT使通讯技术和现代工业PC所具有的超强计算能力相适应,总线系统不再是控制理念的瓶颈,分布式I/O可能比大多数本地I/O接运行速度更快。 EtherCAT取代PCI 由于主板集成了以太网卡,用于接卡的插槽不再是必要条件。随着PC组件急剧向小型化经济化方向发展,工业PC的体积日趋取决于插槽的数目。而快速以太网的带宽和EtherCAT通讯硬件的过程数据长度则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IPC 中的传统接现在可以转变为集成的EtherCAT接端子。除了可以对分布式I/O进行编址,还可以对驱动和控制单元以及现场总线主站、快速串行接、网关和其它通讯接等复合系统进行编址。即使是其他无协议限制的以太网设备变体,也可以通过分布式交换机端设备进行连接。由于一个以太网接足以满足整个外围设备的通讯要求,因此,这不仅极大地精简了IPC主机的体积,而且也降低了IPC主机的成本。
  1. 2010/6/1
  2. 人气(5694)
  3. 星级(10)
  4. 评论(0)
江苏利港电厂一键启停(APS)专家讨论及评审
在评审委员会主任许继刚的主持下,利港电厂和GE新华分别交流了利港电厂#4机组 2009年控制系统改造过程中,使用GE新华XDPS-400e 分散控制系统,设计并实现机组的APS项目工作报告、技术报告、用户报告,从APS项目的组织、实施情况,到设计方案及技术原则、项目调试情况及效果,再到APS的投运、使用介绍、用户反馈等方面,对APS项目在利港电厂实施的整体情况做了充分完备的阐述。经过提问及答辩环节后,评审委员会的专家们对项目报告和提供的资料进行认真的讨论,认为该项目具有4个特点:   1、APS功能完整,具备分层次、多模式的操作能力和完善的联锁保护逻辑及异常处理功能,实现了机组在冷态、温态、热态等多种工况下的自动启动和自动停机。 2、整个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接完善。 3、系统界面友好,人机交互画面布局简洁、清晰直观、画面关联上层次分明且操作便捷,具备丰富的系统运行状态信息及完善的报警功能,充分满足系统运行及操作指导的需求。 4、运行实践表明,APS实现了设计目标,减少了运行人员的操作失误并降低操作强度,有助于提高机组安全运行水平。   经过现场实际查看,专家们高度评价了APS技术的成功应用,认为本项APS技术整体控制水平先进,在燃煤发电机组上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一致认为此项目的成功应用对行业实践将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1. 2010/5/31
  2. 人气(5836)
  3. 星级(10)
  4. 评论(0)
总数:892 | 当前第72/90 首页 上一页 ...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 下一页 尾页